演出结构也疯狂
更新时间:2019-01-09
坊间有个通俗的说法,结构好比建造房子的骨架:中国北方的蒙古包,南方福建客家土圆楼,北京四合院,壮乡吊脚楼,江南水乡的黛瓦粉墙......各自结构的独特性,造就了居所形态的独特性。
而我们题目中所提到的演出,也就是所谓的活动,也是有一个整体结构的,就像房子的骨架,面对不同的客户,演出的结构也是不同的。大型的演出活动的结构,看似比较简单,无非是一气呵成的线性流程。正因为相对简单,容易似曾相识“一道汤”,所以在结构上是需要反复拿捏的。
咱们拿1983年的春晚为例,只要读通了春晚,再去接触不同的文艺活动,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,心里就有了一定的底气了。83年除夕,央视《春节晚会》首次与全国人民见面,导演是黄一鹤。晚会演出采用茶话会型的联谊样式,因为当时没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,只考虑与民同乐。演播厅不足600平方米,现场观众不足200人,现在看看是太简陋了。没有服装采购费的预算,演员、主持人大都穿着生活中的衣服。演员都是坐在场下候场,演出完后又回到台下和观众一起观看节目。这台晚会开创了电视文艺的一个新时代。三个第一次,第一次现场直播,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,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。就结构而言,晚会的外部结构是松散型的冰糖葫芦串联结构,因为这场活动主要是在观众的电话互动中推进的,存在着场外互动电话的诸多不确定因素。但是,整台演出的内部结构却是非常严谨并事先确定好的。一场演出活动并不像拍电影,有重拍的机会,都是现场直播,这就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,所以必须得确定一个整体的结构,以支撑起整个演出。
来看看1983年春晚的内部结构:
1、民俗性—春节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华人团圆的日子。喜庆与祝福,牵挂与期盼贯穿始终。晚会第一个节目就是李谷一的独自《拜年歌》;第四个节目是主持人代表所有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;第十三个节目是斯琴高娃吧和胡松华的歌伴舞《草原民歌》,还有贯穿始终的猜谜游戏。
2、政治性—晚会节目的选择是政治民主化的回归。比方说,第九个节目是相声《小小雷锋》,演员是马季和赵炎;第十个节目朗诵《每逢佳节倍思亲》,演员是中国台湾林丽芳。展示出了一个大的政治宣传格局。
3、艺术性—纯艺术在那个年代是登不了”大雅之堂”的。王景愚的哑剧小品《吃鸡》是个无主题小品,至今令不少小品望其项背;李谷一在观众要求下演唱时称“靡靡之音”的《乡恋》,一开时尚艺术歌曲登上春晚的先河。
春晚的三大属性延续至今,形成稳定的内部结构模式,即三大空间—民俗空间、艺术空间、政治空间的相互支撑。
以上重点提到了一场演出的内部结构,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题。一场活动也好,一场庆典也好,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内部结构,让整个活动顺着结构走,把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威尔斯特品牌创建于2002年,前身“威斯特婚礼庆典”,是一家集庆典策划执、道具研发生产与企业管理咨询行相结合的一家企业。公司专注于礼仪庆典服务,为企业和家庭提供庆典专业的流程咨询和可执行的解决方案。威尔斯特拥有专业的营销团队、讲师团队、策划团队、执行团队、生产团队及研发团队。咨询热线:028-8729-2668 QQ:2019141330
本文来自:都江堰庆典公司,网址:http://www.westwhcb.com/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都江堰庆典公司!谢谢关注!!!
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电话:028-66713560
181-9075-1320
028-8729-2668
2019141330
关注微博
关注微信